为了缓解分币供应的不足,中国人民银行使用1953年分币的印版,再次印制发行了纸分币。没有阿拉伯数字的,称无号码。为了与50年代的原版相区别,票面只印罗马冠字,不印流水号,所以这种纸分币被称为无号分币。
不过,因我国于1955年才交予苏联的拾元券图案样板,因而,到了1957年,拾元券才得以发行,就是大黑十。目前大黑十的行情乐观,收藏价值在3万-8万-24万元不等。
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大黑十可以说是逆道而行,有人说它是钱币收藏界的一朵奇葩。 1953年大黑十纸币很有收藏意义,以后上升空间非常大,到目前为止钱币市场中的报价是大黑十10元大概为30万左右,相当于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的四分之三。
2.是人民币发行史上最大票幅的票劵。 这张纸钞由于是苏联代印,其纸张长宽为210X85mm,成为我国五套人民币中长宽篇幅最大的一张,也是二版钞王大白边的来源,其特殊性更是见证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它是我国首次将人民币交由外国人设计的,而在中国的历史上,一共就只有三枚纸币被交由外国人设计,整张人民币由苏联设计完成,整体画面呈现出的红色也很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主题。
早在上世纪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停止第二套人民币的流通之后,53年5元的价格就已经迅速上升了。这种价格上的强势动力得益于第二套人民币整体的收藏价值带来的市场效应,当然也与53年5元自身的纪念意义分不开关系。